您的位置:首页 -> 四大学科 -> 理工

留学生眼中的美国PhD教育-生物方向

发表时间:2014-04-01 15:16:31 作者:无 来源:匿名 浏览次数(2868)

导读: 美国教育给我的第一个极有冲击力的印象,是对错误的宽容。记得曾读到过一个心理学的调查,发现中国学生和德国学生相比,成就动力要显著低于对方。

  美国教育给我的第一个极有冲击力的印象,是对错误的宽容。记得曾读到过一个心理学的调查,发现中国学生和德国学生相比,成就动力要显著低于对方。而造成这个现象的一大原因是中国学生中“害怕做错”的心理的普遍性和严重程度要远大于德国学生。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是学习“圣贤”,换在现在是“听老师的话,做乖孩子”。因此在国内,“犯错”意味着背离集体的传统,代价是很大的,其后果会带来对这个人整体的否定。如果是孩子犯了错,那么同时还意味着失去父母的肯定甚至宠爱,从心理学上讲,这种代价是巨大的。因此国内几乎没有对错误的宽容氛围。我记得本科在实验室的时候,若是我实验出了操作方面的差错,我从来不会说想要告诉老板,因为若是告诉了老板当天实验室的气氛多半会比较阴郁。在这个实验室一年半,我从来没有因为犯错而遭到苛责。当我由于技术不熟练出了差错,现在的老板会说:“Don’t worry. It’s always a learning process. You just need to practice it.” 是的,“it’s a learning process.”这是我现在老板的口头禅。不管你做得多么不好,你都可以拥有前进的希望。这种对犯错非常宽容的思维方式保证了注意力被集中用于前行而不是悔恨过去。作为学生,我觉得这对我的激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与对错误的宽容相辅相成的是对实验、对科学客观的态度。我迄今都记得本科做实验的时候,实验结果和预期不符时老板难看的脸色。哪怕我重复了许多遍保证结果确实可靠,哪怕我对假设的失败有合理的可能解释,在老板眼里,我依然是一个loser。我现在的老板,却是用完全不同的逻辑来看待这些。在我做了一年后,做出的结果完全无法解释假设的时候,老板过来安慰我,说,data没有好坏之分,这就是data,就是事实,这就是science。有时当我做出来一个假设不相符的结果,我的老板甚至会很兴奋,因为这证明我们的假设需要修改,而新的假设往往通向新的发现。这不是我老板一个人的逻辑,很多美国的研究人员都持有这种态度。在他们眼里,没有 “bad data”,他们称其为“interesting data”。回顾科学史上西方国家做出的重大发现,有不少都来源于实验中的意外。我想,这种客观的科学态度(而不是一味想要验证自己假设的急功近利)应该正是那一系列发现的基石。

  如果分析这种踏实客观的科学态度,你可以看到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中国人喜欢盯着某些目标——好工作、好职位、好收入、好名声,大家认为“成功”的方面,自己一个也不能少。一直盯着远处的后果便是常常忽略了脚下。大目标一个接一个说得比唱得都好听,但就是不看重当下,缺少实干。这种现象,我个人感觉,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有增无减(也许是因为他们可以有更光辉灿烂的未来目标)。中国人生活在“未来”。而在美国,也许是因为重视个体的文化传统使得美国人不那么看重别人眼中的“成功”,也许是因为美国普遍的“enjoy life”的人生哲学,美国人——至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倾向于在眼前就选择做自己比较喜欢的事,做好事情并享受其过程。由于自己喜欢,自然会下功夫踏踏实实地做。美国人生活在现在。这样也不难理解,为何国内科学界的风气一直很浮躁,缺乏真正潜心做研究的人和鼓励潜心做研究的政策了。(包括中国高校从国外挖人,给已有成果的“专家”待遇很好,给学有所成但还没有拿到出重大成果的学者待遇很差(参见近年多发的海归跳楼事件),也可以理解为这种浮躁风气的一种表现。)

  美国科学家踏实的科学态度背后,是对科研的热爱。这和美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体制有关系。因为美国比较尊重个体,所以大家一般都倾向于选择自己喜欢或是自己觉得有利的专业和职业,为了“面子”去读书,尤其是读研究生的非常少。加之美国的大学非常鼓励本科生转专业(美国本科换专业是不受年级的限制的,有一个本科生告诉我,加上读双学位的,这里他们平均每人大概会换两次专业),这也为美国学生找到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提供了条件。因此,一般来说,如果一个美国人去读Ph. D.,则一般意味着他/她真的对这方面感兴趣。所以这里能够做到PI的人对实验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兴奋和热爱,当他们谈论研究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他们眼睛里的光彩——我只能说,这种神采我读本科时候极少从教授们身上看到。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在国内高考之前选专业缺乏指导,很多专业大家都不了解,于是比较盲目。学了之后,换专业只能在头两年,同时也是一件很“非主流”的事情。及至毕业,不好找工作,于是再读一个研。这其中有几个人是真心喜欢做研究的?并且,国内对不同职业的社会偏见非常大。我本科时候认识一个研究生师姐,非常善于处理关系和组织活动。她说她其实想开个小店做生意,连她研究生老板都认为那其实是比做研究更适合她的发展方向。但她没有,因为她说读了研究生就去开个店,她爸妈会觉得很没面子。于是多少人,就被“面子”之类的外部因素生生地耽搁在了他们并不热爱的实验室里。如此勉强,怎会有做好科研所必需的兴趣和热情?

  另外一个造成这一点差别的深层原因是中美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在我们从小听过很多遍的“科学家的故事”中,“科学家”是被神化了的美好形象,是难以企及的“人上人”。而中国的古训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由于目标是“成为”某种人而不是享受这个过程的乐趣,于是科研工作也很轻易就变成“苦中苦” 了,很难有强烈的兴趣。而美国人讲究enjoy life,做科研也是要enjoy science。而且在美国,科学并不是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专利。在中小学中,学生们经常被鼓励进行一些小型的科学研究,学生们对此的评价常常是:“That is so cool!”于是,在他们眼里,科研变成了和游戏一样好玩有趣的东西,这也为他们日后向科研方向发展或进行尝试打下了心理基础。

  美国老板对研究生的培养,也很注重激发个人的兴趣。我的老板就很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来安排不同的实验任务,并通过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前我们实验室有个本科生,不喜欢基础研究,想做和疾病有关的内容以便以后申请医学院。于是老板就写了一个和中风研究相关的grant,把这方面的一些实验任务派给那个本科生。对于我,老板并没有一开始就给我具体的方向选择,而是鼓励尝试不同的方向,从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来做。我申请出国之前最想要做的是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的交叉方向,但我们现在实验室做的方向是神经发育生物学方面,主要研究脊髓中的神经通路,和心理学啥的几乎没多大联系。于是我有时就对我老板感叹说等我读完这个PhD我一定要去做和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或者再读个心理学博士。我老板也不生气,总是笑眯眯地听我说完,然后告诉我:“如果你能够学会自己搜集相关信息自己学习,那么你压根不用读心理学博士,可以直接找和心理学相关的博士后职位。而PhD的培训就是培训你自己搜集信息和学习的能力。因此,如果你PhD阶段好好学好的话,以后就可以直接去做心理学相关的博后了。”

  除了利用每个人的兴趣因材施教,对不同人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尊重和接纳也是我所感受到的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我认为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和美国文化中对个体的尊重有关。我所在的实验室本科生很多,其特点也是千差万别。有的很善于学习,对实验也很有兴趣,会很主动地挖掘问题,非常出色;有的很有进取心,却过于急躁,不善于静下心来思考,因此常常很挫败;有的非常细心,却过于完美主义,以至于有时会忽略掉重点……大家看在眼里,孰优孰劣心里自然都分明。但我们老板从来不会说“大家都要向某某学习,像他一样如何如何做得好”之类的话。是的,她会给每个人以建议帮助改进,但她说得最多的是 “It’s so interesting to see how people have totally different styles. And it’s really helpful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s style.” 不同于国内教育总想着要怎样“改造”学生,我老板从未想过要改变谁。她的态度是代表了对每个人的尊重,同时是对每个人的内在自我的极大肯定,鼓励着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我是深有感触)。如果说国内的教育方式仿佛修剪花坛,每种树都修剪得整整齐齐,有一点歪斜的即使不被剪掉也被绳子之类的矫正工具束缚着,样样都力争符合标准;那么,美国研究生的教育方式则仿佛我老板家的后花园,他们从未刻意修剪任何一棵树,只是适时地浇水、施肥、除去害虫和杂草、剪去有病害的枝叶,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每一种树都舒展出自己最天然的姿态。在美国读书的这一年多,对我而言,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那个自我曾经被各式各样的标准和期望埋得不见了影子。我真的可以感觉一个真实的自己在内心里慢慢成长起来。

  说到个体差异性和向他人学习,就又说到了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鼓励交流。这里的老板们都非常鼓励学生去听不同的学术报告、参加各种规模的学术展示或会议、和其他scientists交谈。不同于国内把做报告和展板看成是成果展示,这里的researchers把它看成是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机会。曾经学校里有一次类似于研究成果展示之类的活动,我老板建议我把我的结果做成展板。但我不愿意,因为由于实验手段的一些缺陷,我的实验结果完全无法对假设做出任何解释。我老板听了我的想法后,很耐心地劝我说,这种活动的关键在于听取不同人对你的研究的意见,你可以得到很多很有价值的建议;至于你的研究是不是很完美,并不是关键。

  在以上所有特点中都有所体现的还有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重视表扬和鼓励。当我得到了理想的实验结果时,或是有好的想法时,我的老板从来不吝于表现她的兴奋。她的语言和神情都会很清楚地告诉我,我很不错。这种正反馈极大地放大了我做好实验的成就感和积极性。不光是我,我们实验室里一个做研究相当优秀的本科生说,他最开始对实验感兴趣的原初动力就是得到好的实验结果时老板溢于言表的喜悦和兴奋之情。而当老板想让我去做一件事情而我比较退缩的时候(比如做展板),她也都是以鼓励的语言让我明白这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要我努力去做了,不管做得好不好她都会很为我骄傲。即使是对我不满意的时候,她也几乎没有真正“blame”过我。她会告诉我,我的某一方面让她很担心,她希望帮助我成功。当我坦诚地告诉她我没有做好或是我偷懒了的时候,她会指出我的错误,但同时提醒我把注意力从错误上移开,专注于未来的努力。在这种氛围下,我可以感觉我对我现在做的事情的兴趣正在一点点增长,也越来越将它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重负。

  此外,美国的很多老板让人很喜欢的一点就是很understanding。有人说美国老板比中国老板管得松,是有那么一点,但也不全然如此。有的老板还是很严格很push,喜欢盯着学生;有的则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不太管(我老板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呵呵)。但相比国内PI中普遍的“学生应把实验看得重于一切”的潜在思想,美国的PI们要人性化得多。曾经有一次,我们实验室的一个本科生告诉我们他不来参加周五的实验室例会了,因为他要去另一个城市看他的GF。我听到这个理由时非常吃惊,因为按国内的标准来看这个压根就不能算是“正当理由”。更让我吃惊的是老板居然笑眯眯地答应了他的请假。我把我的疑惑告诉了那个本科生,他不以为然地说:“我觉得这没啥啊,我平时工作都很努力呢。”后来,我慢慢发现,在这里(不限于我所在的实验室),如果你平时的工作都做好,当你有重要的私人事务必须占用工作时间时(比如有些重要事情需要去办些手续,或是有小孩的家里小孩病了需要陪,或是亲戚朋友过来玩,或是有朋友需要帮忙开车接送去机场,还有参加亲戚朋友的婚礼或毕业典礼之类的),老板一般都会准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一个在中科院读研的同学遇到的老板,常常告诫他们“先立业后成家”,于是他们实验室绝大部分都还是单身(想想看,研究生再年轻也都有二十三四岁了啊)。更绝的是,他们老板在过年之前怂恿他们留在实验室工作不要回家,其理由除了实验室春节期间一天发四十块的补助外,还有“旧社会学徒三年都不回家呢”……如此不考虑学生的个人生活到极品的老板,我在美国目前还真没见过。其实那样又如何呢?短期来看是增加了完成工作的数量,但长远来看,学生会很难enjoy research。国内自然科学的研究生中本身就很热爱科研的本来就不多,这样的培养方式无疑断送掉了引导学生产生兴趣的最后可能,那么又如何能培养出真正的 scientist?!

  啰嗦了很多。这些只是我一年多来一些粗浅的感想。并不是所有的美国科研机构都有以上所有的优点,也并不是所有中国的科研机构在以上方面都做得很差,只是说在整体上我可以感受到这些方面的明显差别。当然我所希望的,还是国内的教育方式能借鉴美式的优点,科研氛围也能有所改进。也希望我们这一辈人能够向着这个方向共同努力,希望以后我们的学弟学妹们没有必要再出国,呵呵。

  有一点补充,关于重视交流那方面的。我发现就实验室会来看,我老板说她非常enjoy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人的想法交汇,视之为自己学习的过程。而在国内的时候,我感觉大多数PI只是把实验室会视为学生给自己汇报的过程,虽然鼓励其他学生发言,也只是出于鼓励大家学习思考,自己很少真正从中学习。

  我老板她永远是用很认真地态度在思考每个人提出的想法or问题,哪怕提出问题的人只是一个什么专业课都没上过的本科生。很多时候那个问题or意见本身并不一定对实验特别用,但它激起的思考和交流可以促使每个人更加有逻辑地思考,最后集合大家的智慧常常可以找到新的视角。但在国内,由于交流的不平等和老板的自视甚高,这样的交流多半只是发生在老板与老板之间,最多加上几个出色一点的研究生,很大的限制了不同视角的交流。


卓跃计划——决战2014

卓越:拒绝流水线,提供专业化个性 化 的服务是环美帮助您“从优秀到卓 越”的保障,也是环美的核心在......

卓跃计划——决战2014

国内外专业差异我将如何选择自己 的申请方向?托福不到100能申请常 春藤么?非211、985能申请......
友情链接

托福官网 托福住宿学院 托福备考 SAT官网 北美社区 GRE课程优惠 留学帮助中心 凤凰留学 网易留学 太傻论坛 寄托论坛 豆瓣留学 人人主页